400-860-0868
[ 瀏覽點擊:2037 ] [ 發布時間:2016-07-02 ] 字體:[ 大 中 小 ] [ 返回 ]
清代“閩南圣手”李周第16代傳人,新三板企業中的“非遺傳承第一人”,非物質文化遺產“惠和影雕”傳承人,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
李雅華(左一)帶領惠安女與設計單位、業主與代建單位互相討論,為盡善盡美地完成“再現鼓浪嶼”修繕工作而努力。
身著傳統服飾的惠安女,在鼓浪嶼建筑工地高高的腳手架上,為修繕老建筑的外觀揮灑汗水。這些惠安女有一門老手藝活。
李雅華和做活的惠安女
倫敦差會女傳教士宅
李雅華有很多頭銜,但最樂意別人用“一個扛著石頭走路的惠安女”稱呼她,她從小對鼓浪嶼有著深厚的感情,如今她帶領6名勤勞的惠安女,用最傳統的技藝“再現鼓浪嶼”。
【石雕之家】
七八歲時常跟隨父親行走在鼓浪嶼工地上
李雅華出生在惠安一個石雕之家,父親李走生生前是著名南派雕刻大師,從上世紀40年代到上世紀80年代,陸續參與過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的石雕工作。李雅華七八歲時有一段時間生活在鼓浪嶼上,那時她經常跟著父親到工地上。如今這段童年記憶不時地在李雅華的腦海中涌現。
李雅華表示,身為石刻影雕技藝的傳承人,她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與重現,深具使命感與榮耀。她一手打造的廈門惠和石文化園,是閩南******最具特色的石藝廣場,成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。
【傳統手藝】
6名參與的惠安女有老泥水匠最純樸的手藝
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鼓浪嶼的建設就有惠安女加入,她們給當泥水匠的丈夫當小工。但是這次‘再現鼓浪嶼’項目,惠安女成為了主力軍,獨當一面?!崩钛湃A說。
現在惠安男人接的活都是水泥鋼筋的大工程,很少涉及傳統的泥水活。三四年前,李雅華發現當年那些惠安女的第二代,還能在前輩的基礎上進行技藝的恢復。
“過去在惠安蓋房子,都是泥水和石頭為主,這群惠安女沒有多少知識,但是有一門老手藝活,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工匠,她們對石頭的專注和執著,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?!崩钛湃A說。
李雅華召集這些惠安女,將民間傳統技藝整合在惠和這個平臺上。今年3月以來,6名惠安女參與了鼓浪嶼上6棟歷史風貌建筑的修繕工作,主要負責石雕、石木磚瓦,以及堆剪、油漆、彩繪等。她們采用老匠人最純樸的工藝,例如單斜面勾縫,縫里面有斜度,陽光照射后會讓光影加深。她們每天早晨7點多開始工作,天黑收工,這樣的工作已經持續了將近4個月。
【修繕技術】
多次試做,找出貼近搓花墻面原風貌的質感
英國倫敦差會女傳教士宅是鼓浪嶼申遺重點項目。該建筑曾是原倫敦差會女牧師、女教士居住的房子,被當地人俗稱“姑娘樓”。
李雅華介紹說,修繕重點在于原有構造的維護與整修,包括后期改建、搭建設施拆除、原有地面的復原、墻體構造的整修等,尤其是具備歷史元素的文化載體,涉及歷史考證的部位,更是惠和整體團隊極力維護的重點。在多次與設計單位、業主與代建單位的討論中,外側走廊地面的復原,見證了本次修繕工作的嚴謹程度;搓花處理的墻面,在材料配比、噴漿做法中,經過多次試做,最終找出較貼近原風味做法的質感,是此次修繕的重點項目技術。
“鼓浪嶼是廈門人心目中的驕傲,惠和之前也參與過馬約翰廣場整改等鼓浪嶼的很多景觀工程。作為廈門唯一一家具有古建修繕二級資質的企業,憑借專業性在‘申遺’過程中發揮了作用,很榮幸?!被莺团闪耸畮酌芾砗图夹g人員每天到現場,李雅華主要負責協調各方面工作,現場指導一些比較大的問題。
【最鼓浪地標】
鼓浪嶼天主堂
這是由西班牙人設計的哥特式教堂,裝飾雕刻精美,玫瑰花窗,彩色玻璃,高高的尖頂,拉丁十字的平面,所有這些都能給人一種浪漫、歡快、放松的感覺。最喜歡它的正立面,細部處理非常精彩,讓人感動。
李雅華說自己比較喜歡哥特式建筑,走進鼓浪嶼天主堂,藍色穹頂,帶有尖券的長條形彩色玻璃窗,再加上柔和的燈光,非常溫馨,你會不由自主地愛上這個空間。
廈門網-廈門晚報訊(文/記者 龔小莞 圖/李雅華提供)
TEL 400-860-0868 FAX 0592-5524180
廈門呂嶺路忠侖公園惠和石文化園
HuiHe Stone Cultural Park,Zhong Lun Park, Lvling Road, Xiamen